之前就一直很期待【牛糞傳奇】的放映,因為久聞席娃博士之名。在這部片中,不僅看到她與跨國企業對抗時,態度強悍過程卻絕對和平、洞悉農業貿易問題後,不斷揭發與反抗的歷程,也看到她被挖苦得到牛糞獎,卻不以為意的胸襟和氣度,確實是超乎期待的一部紀錄片。播放後主辦單位文彥簡短分享,並接受提問。我為大家記錄整理如下:
首先說到表面上看來,農產工業化應該是一件帶來商機的事,為何問題重重呢。農業的英文-agriculture,就是農業的、土壤的文化。工業化的過程勢必會摧毀文化,瓦解人與土地和自然的關係。早期農業作物多元化,一個農夫耕作多種作物,90%自己食用、10%售出,至少能夠自給自足。但全面改種經濟作物,而且是單一作物之後,農人不再靠自己的收穫餵飽自己,當這個單一作物欠收時,農夫不但沒錢,也沒有東西可以吃。這當中還牽涉很多富國補貼政策所造成的不平等問題。(例如:富國用工商的獲利補貼本國的糧食,再傾銷到第三世界,導致第三世界無法栽種糧食,因為沒有任何競爭力,他們只好栽種咖啡之類的經濟作物,但是咖啡價格崩落,而隨著石油價格上漲,也 時時牽動糧食價格,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交換,他們買不起糧食的情況下,咖啡也不能吃,所以陷入赤貧的情況。)
文化應該是包含各式各樣的存在,而不是將所有東西硬塞進規範之中。文彥分享了一個很美的譬喻。客家話的「蝴蝶」跟普通話的讀音不像,音似「翔葉」─蝴蝶就像飛翔的葉子。由此可見,方言保留了很多原本的意義和畫面,不同的方言對於「蝴蝶」這種生物有不同的詮釋與看法,如果我們消滅了其他方言,規定只能使用國語,將所有詞義作僵化的規定,我們只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多樣化的發展、越來越沒有選擇。
這時候有觀眾問道,談了這麼多,解決之道是什麼呢?
文彥說到慢食運動。不過台灣所提倡的慢食是有些偏差的,這個風潮在台灣變成了精緻飲食文化的代名詞,實際上不是如此,我們應該先從了解食物從哪裡來開始,才有力量去抉擇我們要食用什麼樣的東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